请选择语言版本 / 简体版 English

“逆全球化”现象成因及应对

2019-03-18

 

“逆全球化”现象成因及应对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民生福祉提高,推动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逆全球化现象总是如影随形。

 

 

一、“逆全球化”现象成因

 

首先,全球化给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在一定历史时期,部分国家、地区和人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多于其他国家、地区和人。在此情况下,如果有些国家在政策上没能做出合理安排,没能对因全球化引起的收入差距做出有效调节,就会导致不平等现象凸显、矛盾加剧。

 

其次,随着全球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形成,不少产业从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地区,导致产业转出的国家、地区就业机会减少,甚至出现实体产业空心化现象。

 

最后,全球化带来资本、人才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回报最高的产业,很可能导致大量资本、人才向少数几个产业或行业高度集中。当集中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形成泡沫,而泡沫一旦破灭,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

 

出路在哪里?一些不支持全球化的国家干脆从多边组织中退出。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18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什么时候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世界经济就繁荣发展;什么时候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就低迷不振。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没有任何国家、任何人可以终止或者逆转这一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时代潮流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迈向机器大工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入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新的跃升,除了商品贸易,跨国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组织生产和销售,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资本、技术、人员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现实地看,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国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借助经济全球化创造的生产力,全球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11亿人口脱贫、19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互促共进,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迎来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发达国家长期占据高端,获取了大部分利润,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无比艰难。又如,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时,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更加尖锐,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更加突出。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不能遮蔽其积极性和进步性,而是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着力点。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以经济全球化存在缺陷为借口而根本否定经济全球化,甚至把自己国内的矛盾和问题归咎到经济全球化和别的国家头上去,显然是错误的。

 

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有效应对逆全球化现象,既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又要正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先进理念和务实举措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驱动力。历史上,世界各国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和技术条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今天,应对逆全球化,根本之策仍是大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完善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优化重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发展的包容性不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条件和机会很不充分。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包容性不足,必然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如果不是努力增强包容性,让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是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结果必然是封上别人的门也堵上自己的路,损害全人类的利益。正确的思路和做法是,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

 

当前,一些国家民粹主义泛起、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普惠性不够,特别是中下层民众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较少。各国应加强国内改革和国际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和国际规则,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发展繁荣;合理分配经济全球化红利,让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不平衡的发展难以持续,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难以走深走实,甚至会为逆全球化思潮的滋生提供土壤。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平衡,一个突出表现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规则制定主导权获取了经济全球化的大部分红利,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处于不平等地位,南北差距依然悬殊。对此,应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更多先进理念和公共产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实现全球范围平衡发展。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在一些国家,资本所有者获得了大部分利益,中下层民众被剥夺感增强。对此,应重视收入分配、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国内改革和国际合作,提高劳动者报酬,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合作共赢是釜底抽薪之策。应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合力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共同推动世界各国的发展繁荣。各国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可以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让参与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红利,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咨询热线 8610-64107109
关于我们
企业概况
组织架构
公司群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媒体焦点
集团动态
业务动态
资源基础
中安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全球化合作基金会
世界文化多样性组织
业务板块
综合安全服务
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
文化交流与合作
金融业务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地图
留言
关注中安和平
关注微信
© Copyright 2017 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17004733号-2